
在中国,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法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基本原则进行判决。以下是影响抚养权判决的主要因素和一般情况:
一、基本原则
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以判断哪一方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子女的年龄
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与条件
子女的意愿(在一定年龄后)
父母双方的品行与生活环境
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稳定成长
二、根据子女年龄的不同,法院倾向有所不同
1. 不满两周岁(≤2岁)的子女
原则上判给母亲抚养,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母亲的哺乳和照顾。
例外情况:如果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可以争取抚养权:
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被判刑、吸毒、精神疾病等)。
2. 两周岁至八周岁之间(2< 年龄 < 8)的子女
法院会综合比较父母双方的抚养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经济收入与稳定生活来源;
居住环境与教育条件;
对孩子日常照顾的情况;
双方的品行、健康状况;
是否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
孩子目前的生活状态(如长期由谁照顾)。
谁的条件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抚养权就更可能判给谁。
3. 八周岁及以上(≥8岁)的子女
法院会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也就是说,孩子表示愿意跟爸爸还是妈妈一起生活,法院通常会重点考虑。
但仍需结合父母双方的实际抚养能力进行综合判断。
三、其他相关因素
轮流抚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双方协商一致或法院认为合适,也可能判决轮流抚养,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需要确保对孩子成长有利。
抚养费:无论抚养权判给哪一方,另一方都需要支付抚养费,金额根据收入、孩子实际需要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
探望权: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依法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双方协商优先:如果离婚是协议离婚,且双方对抚养权达成一致意见,只要不损害孩子利益,法院一般会尊重双方的协议。
四、实际操作建议
收集有利证据:如收入证明、居住环境、孩子日常照顾记录、长辈支持、孩子意愿表达等。
尽量协商解决:如果双方能在抚养问题上达成一致,通过协议离婚方式解决,程序更简单,对孩子影响更小。
如无法协商,可通过诉讼解决: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法院判决具有法律效力。
2025年10月17日,北京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以“四载同行,家理同心”为主题的十月文化日暨四周年庆典活动。值此成立四周年之际,深圳分所全体家人欢聚一堂,在温馨与荣耀交织的氛围中,共同回顾并肩奋斗的风雨历
[查看详情]2025年10月24日,淮安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业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安律协婚家委”)一行到访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双方围绕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业务的前沿发展、专业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家理的办
[查看详情]的认可,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场景中。在一起涉及2000万元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顺利调解后,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吴华萍律师、分所主任许阿赛律师与律师助理周胜寒,在微信工作群中收到了当事人刘女士发来的一封情真意切
[查看详情]2025年9月19日,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婚家委一行到访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双方围绕婚姻家事法律业务开展了深入的参观交流活动。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易轶带领炜衡律师事务所婚家委同仁参观了家理的办公环境,并
[查看详情]在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夫妻因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分居异地已成为常态。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之一是:双方在异地可以离婚吗?这一问题涉及民事法律程序的管辖、诉讼或协议离婚的适用以及具体操作上的便利与风险。本
[查看详情]离婚对任何一方都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尤其对女性而言,往往牵涉到经济、子女抚养、情感恢复与社会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法律、经济、子女、心理和生活重建等方面,系统性地归纳离婚女方应注意的问题与应采取的策略
[查看详情]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异地离婚成为越来越多夫妻面临的现实问题。所谓“异地离婚”,通常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长期居住在与户籍所在地或婚姻登记地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因工作、学习或生活需要无法同时回
[查看详情]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既涉及法律规则,也牵涉伦理与现实生活的公平考量。妥善处理财产分割不仅有助于双方平稳过渡新生活,也能减少对未成年子女、亲属以及社会关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法律原则、常见财产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