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北京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官网!

婚内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的?深圳离婚财产怎么分

发布时间:2022-11-29 18:04:58

《民法典》第1063条对夫妻个人财产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方婚前财产、一方因人身伤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赔偿、遗书或者赠与合同中只属于一方的资产、一方的特殊生活必需品、另一方的资产。

离婚时,如果双方同意离婚,可以将个人财产处理给对方,这是自愿的“赠予”;但如果是离婚诉讼,个人财产显然不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婚内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的?深圳离婚财产怎么分

以下重点介绍实践中常见的个人财产状况。

1.一方婚前资产

这主要是指婚前准确产生的资产,如婚前全额支付的财产,如婚前个人账户存款、公积金,以及婚前个人存款购买的各种黄金、基金、股票等。

需要注意的是,婚前存款很容易与婚后存款混淆。比如婚前一张储蓄卡有10万元,婚后半年赚了10万元。同时这半年用这张卡花了5万元,所以很难解释是婚前10万元还是婚后10万元。根据法院的实践,法官很有可能直接按账户余额划分。因此,在我们离婚律师团队的经验中,我们一直建议婚后把所有的存款都转到一张卡上,婚后的资金都存到其他卡上。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资产,婚后可能增值很高,但也有租赁收入,结合实践经验,房地产是个人财产,所以房地产的增值也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房地产租赁收入属于共同财产。

同样,对方婚前取得的公司股权属于个人财产,但经营产生的股息属于共同财产。

对于婚前获得的股票、基金等,由于婚后很有可能频繁买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划分。

2.一方因人身伤害获得的赔偿或赔偿

这种类型的资产更容易理解,主要目的是保护个人因身体伤害而受到的伤害。毕竟,人身伤害属于不可逆转的人身伤害。这种补偿或赔偿在婚前或婚后都属于明确的个人财产。

实践中常见的人身伤害造成的赔偿或赔偿,包括工伤、交通事故、事故、故意伤害等。根据法律规定,涉及军人时,军人的伤亡保障金、伤残补助金、药品生活补助费都属于个人财产。

3.遗书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属于一方的资产

这主要是在遗书及相关赠与合同中,当赠与人确定相关资产只属于一方时,这部分资产即使婚后取得也属于个人财产。

4.一方专用日用品

离婚时,双方的衣服、洗漱用品等特殊日常必需品显然不能分割。法律认为,这也是个人日常必需品,因此直接规定为个人财产。

这里有两点需要表明,如果婚后购买昂贵的金属首饰,在实践中是可以分割的。但是,如果是一方经常购买的包包和化妆品,钱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低,但离婚时很可能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5.其他应归一方的资产

这属于法律“兜底性”该规定旨在解决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结合我们离婚律师团队的经验,实践中常见的是婚前财产利息、自动升值等。

在线律师更多>>
家理动态更多>>

2025年10月17日,北京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以“四载同行,家理同心”为主题的十月文化日暨四周年庆典活动。值此成立四周年之际,深圳分所全体家人欢聚一堂,在温馨与荣耀交织的氛围中,共同回顾并肩奋斗的风雨历

[查看详情]

2025年10月24日,淮安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业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安律协婚家委”)一行到访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双方围绕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业务的前沿发展、专业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家理的办

[查看详情]

的认可,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场景中。在一起涉及2000万元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顺利调解后,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吴华萍律师、分所主任许阿赛律师与律师助理周胜寒,在微信工作群中收到了当事人刘女士发来的一封情真意切

[查看详情]

2025年9月19日,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婚家委一行到访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双方围绕婚姻家事法律业务开展了深入的参观交流活动。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易轶带领炜衡律师事务所婚家委同仁参观了家理的办公环境,并

[查看详情]
法律知识更多>>

在中国,离婚过程如果一方不同意,会变得相对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有两种主要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一、协议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查看详情]

在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夫妻因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分居异地已成为常态。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之一是:双方在异地可以离婚吗?这一问题涉及民事法律程序的管辖、诉讼或协议离婚的适用以及具体操作上的便利与风险。本

[查看详情]

离婚对任何一方都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尤其对女性而言,往往牵涉到经济、子女抚养、情感恢复与社会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法律、经济、子女、心理和生活重建等方面,系统性地归纳离婚女方应注意的问题与应采取的策略

[查看详情]

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异地离婚成为越来越多夫妻面临的现实问题。所谓“异地离婚”,通常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长期居住在与户籍所在地或婚姻登记地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因工作、学习或生活需要无法同时回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