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背景
家庭暴力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不仅多发于夫妻之间,也多发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之间。据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暴的妇女比例高达30%,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暴而解体。
然而,受传统家庭观念和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打老婆、打孩子是家事,不属于违法行为,很多受害者将家暴当做家丑不敢外扬,选择默默忍受。
家理自成立以来,以“只为家的幸福”为愿景,始终重视引领和推进全社会的家风建设、家风传承,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反家暴事业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项目目标
为了进一步发挥律师在维护家庭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带头作用,关注、关爱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为其普及法律,助其增强法律意识,在遭受家暴时勇于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家理举办了多次反家暴公益活动。
项目简介
为了帮助广大女性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家理多次举办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普法讲座,积极开展反家暴普法宣传。
2015年12月28日,易轶律师受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之邀,加入受暴妇女儿童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队,成为一名反家暴公益律师。易轶律师表示,成为反家暴公益律师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用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妇女维权及推动性别平等的公益性机构。后来,深圳家理主任胡梦蝶律师也加入源众性别发展中心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队,成为一名反家暴公益律师。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易轶律师与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夏吟兰共同受邀参加英国大使馆关于“女性助力,共享未来”反家暴活动。
2017年4月,源众第二届志愿律师年会暨两岸三地反性别暴力公益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易轶律师与胡梦蝶律师受邀参加了此次论坛。易轶律师与胡梦蝶作为资深的婚姻家事律师,长期关注家庭暴力案件,且多次为受到家暴的当事人维护了权利。在此次论坛中,易轶律师和胡梦蝶律师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好评。
2019年,家理律所联合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栏目、建国里社区、北京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反家暴公益宣传活动。
2020年4月,家理正式启动西藏江达县法律援助项目,以妇女、儿童为重点帮扶对象,从困难家庭帮扶、家庭教育、法律知识普及和反家暴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和教育水平。
2021年11月25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家理律师事务所发布“反家暴”宣传海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未来,家理将继续提高人民群众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观念,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为每一个家庭的温馨和谐而继续努力。
2025年10月17日,北京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以“四载同行,家理同心”为主题的十月文化日暨四周年庆典活动。值此成立四周年之际,深圳分所全体家人欢聚一堂,在温馨与荣耀交织的氛围中,共同回顾并肩奋斗的风雨历
[查看详情]2025年10月24日,淮安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业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安律协婚家委”)一行到访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双方围绕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业务的前沿发展、专业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家理的办
[查看详情]的认可,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场景中。在一起涉及2000万元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顺利调解后,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吴华萍律师、分所主任许阿赛律师与律师助理周胜寒,在微信工作群中收到了当事人刘女士发来的一封情真意切
[查看详情]2025年9月19日,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婚家委一行到访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双方围绕婚姻家事法律业务开展了深入的参观交流活动。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易轶带领炜衡律师事务所婚家委同仁参观了家理的办公环境,并
[查看详情]父母去世后,遗产如何在继承人之间分配是家庭中常见且敏感的问题。合理、公平的分配不仅关系到财产权利,更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社会法律秩序的维护。以下从法律依据、继承顺序与份额、处理程序、常见争议及解决建议
[查看详情]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关系涉及法律、感情与家庭利益三方面,遇到无法挽回的矛盾时,当事人常考虑离婚。所谓“强制离婚”一般指在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存在复杂纠纷时,通过法律手段实现解除婚姻关系。本文从法律途径、证据
[查看详情]在中国,离婚时是否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现实且情感复杂的问题。这个决定既涉及法律层面的权利与义务,也牵涉到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能力与双方的关系。本文从法律规定、孩子利益、父母能力及实际操作四
[查看详情]离婚是人生重大决定,若因一方出轨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双方在协议书中明确分配财产、子女抚养、债务承担及其他事项,有助于降低冲突、合法保护自身权益。本文以信息性语气介绍离婚协议书的结构要素、写作注意事项与法
[查看详情]